[转] The best way to get unstuck
原文:How to Do Great Work
这篇文章探讨了当我们在学习、工作或创作中遇到瓶颈时,如何快速摆脱困境。作者分享了一种心理学驱动的策略,帮助人们在思维受阻时找到突破口。
核心思想
当我们感到“卡住”时,通常是因为思维陷入了死胡同,不断在同一个方向上寻找答案,却没有跳出当前的思维模式。文章提出了一种打破思维僵局的方法,核心是用不同的方式表达问题,或者换一种角度思考。
具体方法
重新表述问题(Reframe the Problem)
- 有时候,我们的问题本身限制了我们的思维。例如:
- ❌ “为什么我不能解决这个问题?”
- ✅ “如果换一个人来解决,他们会怎么做?”
- 通过改变提问方式,我们的大脑会自动寻找新的路径,而不是在旧的模式里循环。
- 有时候,我们的问题本身限制了我们的思维。例如:
用不同的媒介表达(Use Different Mediums)
- 如果文字思考卡住了,可以尝试画图、列清单、口述。
- 例如:写不出文章时,可以用语音记录自己的想法,然后再整理成文字。
- 视觉化思考(如画思维导图)能帮助我们跳脱线性思维模式,看到新的可能性。
切换环境(Change Your Environment)
- 在同一个地方久了,思维容易陷入固定模式。
- 解决方案:换个地方思考,比如去咖啡馆、公园,甚至只是换个房间。
- 研究表明,环境变化会刺激大脑的创造力,有助于找到新的思路。
降低思维负担(Reduce Cognitive Load)
- “卡住”有时候是因为大脑处理的信息过多,导致超载。
- 解决方案:先休息一下,做点简单的事情(如散步、冥想、洗澡),让大脑自动整理信息。
- 许多灵感都在“放空”时冒出来,而不是在拼命思考时。
借助外部视角(Seek External Input)
- 有时候,我们需要别人给一个不同的观点,哪怕是一个简单的问题。
- 例如:向朋友描述问题,或者假设自己是导师,向学生解释问题。
- 这个过程会暴露盲点,并促使大脑重组信息。
实际应用
文章举了一些实际案例,比如:
- 作家写作卡壳 → 录音口述自己的想法,再转成文字。
- 程序员调试代码 → 向同事描述问题,甚至是对着橡皮鸭解释(橡皮鸭调试法)。
- 创业者陷入决策困境 → 换个视角,比如问:“如果我是竞争对手,我会怎么看这个问题?”
总结
如果你在学习、工作、创作中遇到瓶颈,可以尝试:
- 换个方式描述问题,找到新的思考角度。
- 用不同的表达媒介(画图、口述、列表),打破固定思维模式。
- 改变环境,让大脑获得新的刺激。
- 降低思维负担,先做点简单的事,让潜意识自动整理信息。
- 寻求外部视角,让他人的反馈帮助自己发现盲点。
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是:思维卡住时,最好的办法不是硬想,而是换个方式思考。